《净明忠孝全书》


    《净明忠孝全书》是净明道的基本典籍。有关净明教义、方术及主要传人生平与活

动事迹具载于此。全书六卷,《正统道藏》收入太平部。卷一至卷五题“净明传教法师

黄元吉编集,嗣法弟子徐慧校正”。卷六题“净明法子玉隆陈天和编集,庐陵徐慧校正”。

据该书前序载,元至治三年(1323),黄元吉编成《净明忠孝全书》和《玉真语录》,

为全书的前五卷。

    元泰定二年(1325),黄元吉去世,弟子陈天和编《中黄先生问答》为卷六。全书

经净明道第三代嗣法宗师徐异校正,于元泰定四年成书。

    卷一收净明道祖师及传人传记七篇。前四篇为《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》《净明经

师洪崖先生传》《净明法师洞真先生传》《净明监度师郭先生传》,是许逊和“净明三

师”——

    张氲、胡慧超、郭璞的传记,皆采撷前史和传闻撰成,可资了解净明道神仙谱系。

后三篇即《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》《中黄先生碑铭》《丹扃道人事实》,为净明道宗

师刘玉、黄元吉、徐异的传记,述三人生平事迹较详,是研究净明道创教及传承的主要

资料。

    卷二收阐释净明道法文论五篇。有题许逊撰《玉真灵宝坛记》,胡化俗(即胡慧超)

述《净明大道说》《净明道法说》,郭璞述《净明法说》、郭璞撰《玉真立坛疏》,皆

系刘玉创教期间,托称众真降授的文字。其中《净明大道说》谓忠孝为大道之本,修道

贵在忠孝立本,方寸净明,净、明、忠、孝,四美俱备,不用修炼,自然道成。《净明

道法说》称无极清虚曰净明,欲治其外,先正其内,欲正其内,先去其欲,元欲而心自

正,心正则道法备。

    卷三至卷五收录刘玉语录计七十五条,每卷二十五条。以问答形式写成,为刘玉向

弟子传教之言论汇集。如卷三《玉真先生语录内集》,为净明忠孝教义的语录。刘玉称

“净明只是正心诚意,忠孝只是扶植纲常”。谓真忠至孝之道,可概括为三十字:“惩

忿窒欲,明理不昧心天;纤毫失度,即招黑暗之愆;霎顷邪言,必犯禁空之醜”。学道

者由真忠至孝,可复归本净元明之境。又谓世人若能以孝道二字常蕴在方寸内,则言必

忠信,行必笃敬,忿消欲寡,改过迁善,方备人道。净明忠孝,人人分内皆有,学为人

之道,当忠君孝亲,奉先淑后。修净明道者,须先除净胸腹间魑魅魍魉。如卷四《玉真

先生语录外集》,为净明道法的语录。刘玉谓雷霆一阴一阳,其源实出先天之道,诛击

世间不孝恶物;净明道炼度之法仅为一符,不似诸家百十道符之繁;告斗之法不设斗灯,

符命绝少。以为通真达灵,贵在得先天之气,返真还元,同归太极,而归无形。欲入道

者,只须亲书誓词,当依法付度,不须申奏文字,醮谢不限定仪,不得举债泛费。据此

可知净明道法不重斋醮之特点。又如卷五《玉真先生语录别集》,多为阐释净明道义理

之语录。谓净明大教使学者从博而约,从修而证,回后天而先天,复有名而无名,符净

明无为,以臻于一,亦即三教归一。净明先天大道原于一气,忠孝净明非同何真公符水

治药,只能救治一疾一病,而可使人民仁寿,天下太平,君上安而民自阜。谓上士以文

立忠孝,以言为天下倡;中士以志立忠孝,以行为天下先;下士以力致忠孝,以身为众

人率。忠孝为臣子之良知良能,人人具此天理,只要真履实践,人人皆可成圣成仙。忠

孝之道非必长生,死而不昧忠孝之心,即可位列仙班。

    卷六《中黄先生问答》。收录黄元吉阐释净明忠孝教义之言论凡十三条。他认为:

居处端庄,斋戒沐浴,以崇香火,仅为外貌之净,内外交养,除去欲念,方为真净;聪

明睿智,守之以愚,可谓能明;不欺心,不昧理,不妄语,方谓能忠;能养亲、正心、

惜身,为最上品的孝道。谓仙道以吐纳按摩,休粮辟谷而成真,净明道以惩忿窒欲,改

过迁善,明理复性,无愧人道,方谓真人。学人必须践履端正,守道专一,临事诚敬,

方能获得三界保举,达到圣贤神仙地位。又谓道由心悟,玄由密证,学道者初不拘在家

出家,得道至人,亦不在官职崇卑,皆可悟道成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