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阳全真集》


    《重阳全真集》,全真道祖师王嚞(号重阳子)撰,由门人编辑。全书原本九卷,

《正统道藏》析为十三卷,载于太平部。书前有金宁海州学正范怿作于金大定二十八年

(1188)的序言,书盖集于此时。全书为王嚞所作诗、词、歌之汇集,涉及其生平思想

及活动的诸多方面,为研究王嚞的重要资料之一。

    一,早期活动。文集中有许多“自述”、“述怀”诗,叙述其早期活动情况。有云:

“名嚞,排三,本姓王,字知明”,因“见菊花坚操,便将重阳子为号”,又自名“王

三风”或“王害风”。素性倜傥,不拘小节,有云:“少无福,早孤独”,悟道后,别

妻离子,弃荣华,绝是非,或纸袄麻衣,蓬头垢面,行乞于市;或“葫芦贮药,腋袋经

文,拯救人苦”。初离俗,自掘一墓,筑冢高数尺,下深丈余,上挂一方牌,书“王公

灵位”,独居两年余。其《活死人墓赠宁伯功》诗三十首,述其“自埋四假”、“活中

得死”之因甚详。诗云:“墓中阒寂真虚静,隔断凡间世上尘。”“存神养浩全真性,

骨体凡躯且浑尘。”以叙其所得之宗教感受。所传大定间平“活死人墓”、烧“庵所”、

携铁罐东行事,有《烧庵诗词》三首、《铁罐歌》十首可证。后到山东传道收徒,特别

赏识马钰,誉以“物外闲人云外客,虚中真性洞中仙”。又有大定七年(1167)锁门百

日化马钰,及两次分梨化孙不二事,均有诗词多首具载其详。

    二,劝道。诗词中多以人生无常、世态炎凉、凡躯易朽等为题,劝人入道。如云:

“叹人生,如草露,百载光阴难得住。”“荣华虚劳休自羡,四假凡躯,恰是蚕身缘。”

“有钱时,人见爱,及至无钱,亲也全疏待。”故劝世人及早省悟,抛弃尘世的“名利

是非”、“妄想奢求”、“酒色财气”、“生老死病”等俗念,“跳出樊笼”,“一心

向道不回头”。

    三,修持。主张修行前,“先通吉善”,即百事先人后己,六亲和睦,友朋圆方。

既修行,则须捐妻却母,脱离凡俗,渐渐财疏色减,“熟耨三田”,静中调养精、气、

神。须知“一灵真性入玄妙”,“气神交结为珍宝”。修炼中强调“性命之事”,不得

“稍为失错”,并以“性如灯烛命如油”,“从来性,本来命”之理,阐述性命本不相

离,必须“性命双修”。但在修炼次第上,谓“养甲(身)争如养性,修身争似修心”,

更着重“修心地”。《答邹公问识心见性》词中,明确指出:“这个玄机奥最深,如何

识本心。”虽如此,也十分重视“修命”功夫,《四得颂》云:“得命颠倒至,得性见

金丹。”《望蓬莱》中又说:“修炼事,子细好铺陈,外做四肢安乐法,内观五脏颠倒

因,便是得全真。”此外,又反复强调锁心猿拴意马的意义,指出:“如要修持,先把

心猿锁”,认为只有“猿马牢擒”,尘冗摒除,才能“心中清静”,故说“跳出樊笼寻

性命,人心常许依清静,便是修行真捷径。”可见追求心地清静,是全真道修持内丹的

基础。

    四,三教合一论。和合三教是全真道的立教宗旨,诗词中不乏此类言论。如说:

“儒门释户道相通,三教从来一祖风。”

    “释道从来是一家,两般形貌理无差。”常以“须早悟,三教理玄幽”勉励道友习

三教言论。其中特别重视汲取佛教思想,常与老僧、法师频相往来,又多用佛教语言以

喻内丹,如将“仗起慧刀开般若,能超彼岸证波罗”,与“识心见性通真正,知汞明铅

类蜜多”并论。至于诗词中采用佛教名词术语,更是比比皆是,如“轮回”、“弥陀”、

“菩提”、“佛果”、“禅定”、“无漏”、“妙觉”等等,不一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