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伯端


    张伯端(?~1082)为北宋道士,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。

    一名用成(或谓得道后改名用成),字平叔,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人称“悟真先

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亦有称其“号紫阳”,因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据翁葆光《悟

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》称,他享年九十六岁,由其卒年上推,当生于北宋雍熙四年(98

7)。而据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·张伯端传》“住世九十九岁”一语,又当生于太平兴国

八年(984)。自谓“仆幼亲善道,涉猎三教经书,以至刑法、书筭、医卜、战阵、天文、

地理、吉凶死生之术,靡不留心详究。惟金丹一法,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”。①少

业进士后为府吏,因触犯“火烧文书律”而被遣戍岭南。②治平(1064~1067)中,在

他谪岭南期间,龙图阁学士陆诜镇桂林,取置帐下典机事。陆后移镇他地,伯端皆随行。

据张伯端自述,熙宁二年(1069),因随陆诜入成都,“以夙志不回,初诚愈恪,遂感

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。其言甚简,其要不繁”,“校之仙经,若合符契”。于是在

熙宁八年之前,“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,号曰《悟真篇》”。③熙宁二年,陆诜

死,张伯端转徙秦陇,又去河东依随扶风人马默,后转往南方。据《佛祖统纪》《历世

真仙体道通鉴》等书记载,马默漕广南,张復从之游。然陆彦孚(陆诜之孙)所撰《悟

真篇记》则说,马默被召,临行,张以《悟真篇》授之,曰:“生平所学,尽在是矣,

愿公流布,当有因书而会意者。”又似未随其南游。在张伯端元丰元年(1078)

    所撰《悟真篇后序》中称,自陆诜死后,“三传非人,三遭祸患,皆不逾两旬。近

方追忆师之所戒云:‘异日有为汝解缰脱锁者,当直授之,余皆不许尔。’后欲解名籍

而患此道人不之信,遂撰此《悟真篇》,叙丹药之本末,既成而求学者辏集而来”,

“乃释而援之”。然所授非人而“罹祸患”,乃三省前过。

    “自今以往,当钳口结舌,虽鼎镬在前,刀剑加项,亦无復敢言矣”。“倘好事者

夙有仙骨,睹之则智虑自明,可以寻文解义,岂须仆区区授之矣”。据此序,张伯端似

有人所未知的难言之隐。此序所言,与陆记“因书会意”说相合,并可确定授书于马默

在元丰元年之后。又据张弟子所编《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》卷上称:“张子

野人,身披百衲,自成都归于故山,……且夫奔涉山川、逾越险阻者,于兹十年而貌不

衰、形不疲者”,可以断定张晚年确返回江南活动。元丰五年卒。

    张伯端以内丹为修仙途径,其丹道思想比较突出的有两大相互关联的方面:

    第一,高倡三教归一,尤推崇禅宗“明性”为最高境界。

    他认为:“释氏以空寂为宗,若顿悟圆通,则直超彼岸,如有习漏未尽,则尚徇于

有生;老氏以炼养为真,若得其要枢,则立跻圣位,如其未明本性,则犹滞于幻形;其

次,《周易》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,《鲁语》有毋意、必、固、我之说,此又仲尼极臻

乎性命之奥也。”④又称:“教虽分三,道乃归一,奈何后世黄缁之流,各自专门,互

相非是,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,不能混一而同归矣。”⑤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六称其

“尝遍参禅门,大有省发。后读雪窦《祖英集》,顿明心地,作歌偈以申其旨;且言独

修金丹而不悟佛理者,即同楞严十仙,散入诸趣之报”。他自谓,《悟真篇》成后,感

觉“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,遂玩佛书及《传灯录》,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,乃形

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”;⑥并且声称“仆得达磨、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,可因一言

而悟万法”。⑦第二,与内丹炼精气神相适应,引禅宗心性之说入内丹,其丹法以先修

命、后修性为基本特征。他继承钟吕一派观点,认为道自虚无生万物是顺生过程,内丹

修炼则反此,当复归虚无,与道合一:“大丹妙用法乾坤,乾坤运兮五行分。五行顺兮

常道有生有死,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。”⑧他将道教修炼形气作为修命,又将禅宗

“明心见性”同内丹中的“炼神返虚”调和起来而当作修性,主张:“先以神仙命脉诱

其修炼,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,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,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。”

⑨其著作除《悟真篇》(又名《通玄秘要悟真篇》《金液还丹悟真篇》)外,《正统道

藏》还收入署名张伯端撰的《金丹四百字》一卷(可能为白玉蟾托名之作,考白玉蟾乩

笔《谢张紫阳书》可知)和《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》三卷(其弟子所编)。

有马默、张履、陆师闵和刘永年、翁葆光等人传其道,相传石泰、薛道光、陈楠、白玉

蟾一系得其正宗。    
  注:

   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 《道藏》第2册914页,914页,914页,914页,914页,968页,

第3册30页,第2册1030页,文物出版社、上海书店、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,1988年

    ② 《临海县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