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道坚


    杜道坚(1237~1318)为元代著名道教学者。字处逸,号南谷子。安徽当涂人。

“年十四,得异书于异人,即嗜老氏学,(年)十七,寄迹郡之天庆观,师蒙庵葛师中。

宋淳皊(1241~1252)为御前道士。蒙庵师虚白陈元实,是为陆修静裔孙”。①赵孟瞓

《隆道冲真崇正真人杜公碑》则谓“师石山耿先生”。“继入茅山,阅道藏,宗师蒋玉

海(蒋宗瑛)见而器之,授大洞经法”,②为茅山宗嫡传弟子。时当南宋宝皊末至开庆

年间(1258~1259)。继而远游各地,至宜兴隐居三年。宋度宗时(1265~1274),赐

号辅教大师。后至钱塘,“杨和武恭王孙颖(应为“频”——引者注)祖延主吴兴(今

湖州市)计筹山升玄报德观。兴玄学,饬轨范,举废坠”,③徒众悦服。元世祖至元十

三年(1276),元兵南渡、所至震慑,道坚冒石矢,叩军门见太傅淮南王巴延(即伯颜),

为民请命,以不杀无辜相请。王悦其言,禁将士下未附者勿劫掠。时人深感之。江南既

平,有诏命太傅选用人才。明年,太傅朝上都,偕道坚入觐。道坚首陈当务之急,在于

求贤、养贤与用贤,疏上,帝嘉纳之。屡次召对便殿,莫不称旨。所举将相之才,后皆

为名臣。帝欲委道坚以执政,力辞不拜。诏乘传江南求有道之士,事竣还京。至元十七

年冬,被玺书冬还,凡杭州之宗阳宫、纯真观、湖州之升玄报德观,皆归其住持。大德

七年(1303),授杭州路道录、教门高士。复有旨改其所建披云庵为通玄观,听其徒甲

乙主之。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又疏请其主杭州四圣延祥观。所至创立制度,修饬宫宇,咸

为改观。平时博览群书,曾于升玄、宗阳二山筑二真馆,储书数万卷,岁时往来其间。

④赵孟瞓《杜公碑》则谓“作揽古之楼于通玄(观),聚书数万卷,《道德》注疏何啻

千家”。皇庆元年(1312),宣授“隆道冲真崇正真人”,依旧住持杭州宗阳宫,兼领

湖州计筹山升玄报德观、白石通玄观事。不久,告老,奉玺书以弟子姚志恭为升玄观提

点,徒孙孙拱真为提举,以弟子薛志亨、林德芳先后主持通玄观。

    杜道坚深于玄理、晚年所著《道德玄经原旨》四卷为其主要著作。该书对《老子》

的注释与发挥,不是以方术解《老子》,而是糅合儒家思想以阐发《老子》的政治思想。

谓“玄经之旨,本为君上告。”“老圣作玄经,所以明皇道帝德也”。⑤即《老子》立

论之主旨为“皇道帝德”,是总结古代君主之统治经验,即君人南面之术。他认为,中

国上下几千年的天道和人道,已被《老子》包罗无遗。称“道德五千余言,包络天地,

玄同造化,君臣民物,罔不赅备”。又称“老圣之言,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,太古

上古皇道帝德之风,下至王之功,伯之力,见之五千文,囊括天人之道,上下几千百代,

历历可推。”⑥他认为:“古之君天下者,太上无为,其次有为。是故皇以道化,帝以

德教,王以功劝,伯以力率,四者之治若四时焉。天道流行,固非人力之能强,然则时

有行,道无终否。”⑦他多方调和儒、道。指出老子轻仁义,并非否认忠孝仁义,只是

以道德为主,而反对巧诈。“亲和则孝之名隐,而孝未尝不在也;世治则忠之名晦,而

忠未尝不在也”;“圣智仁义,天下之大本也,其可绝弃乎?”⑧又用孟子之“仁政”

解《老子》,认为《老子》所云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”,实与孟子“仁政”合。

“孟子谓杀人以刃与政,亦此意。”⑨又将《大学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与《老子》

相比附:“盖自天子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……修之身,其德乃真,慎厥身,

修思永,真其在矣。修之家,其德乃余,能克家,则善有余庆也。修之乡,其德乃长,

斯友一乡之善士也。修之国,其德乃丰,国人皆好之也。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,天下慕

之也。”⑩

    综上可见,杜道坚在阐发《老子》思想时,虽无多大创见,但他强调儒道融合的倾

向却显而易见。因此获得不少儒家学者的赞赏。如牟巘为《道德玄经原旨》作序时称:

“自司马子长以老、韩(非)同传,千载不满。河上公注《老子》,颇及导引吐纳之类;

其后孙登、陶弘景、松灵仙人,唐道士成玄英、张君相辈,亦皆注《老子》,又近神仙

家;王辅嗣以《老子》解《易》,人或非之,然其解《老子》,则初不及《易》;至苏

子由直以是谓袭明为释氏之传灯,老子亦岂意其末流之至此也!今杜君乃求之以帝王之

书,参之以帝王之事,譬如披蒙昧,出幽深,明白正大,气象顿殊,岂不甚韪!”徐天

皊也在该书序中称:“南谷杜君之为是学也,不以道家说训老氏书,独援儒以明之,章

研句析,而前后相蒙,不喜为破碎引类比义,悉举五三帝王、孔孟之道传诸其说,……

诸微言眇旨,与六经合者,不可一二举。”

    著作除《道德玄经原旨》外,尚有《玄经原旨发挥》二卷,《关令阐玄》三卷,

《文子赞义》十二卷等。另有诗苦干卷,藏于白石山中。《文子赞义》收入《正统道藏》,

名《通玄真经赞义》。    
  注:

    ①②③④ 《白云稿》卷三:《杜南谷真人传》

    ⑤⑥⑦⑧⑨⑩ 《道藏》第12册727页,770~771、772页,第16册755页,第12册728、

733页,756页,第12册748页,文物出版社、上海书店、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,1988年